皇的来源
新百家姓排名:0
一、姓氏源流
皇(Huáng)姓源出有二:
1、出自上古三皇之后,以祖上身份“皇”为氏。据《风俗通义》载:“三皇之后,因氏焉。”古代所指的“皇”,是神圣无比的统治者。所谓三皇,是指:天皇燧人氏时代(5万-1.5万-7724年BC),地皇伏羲氏时代(7724-5008年BC),人皇炎帝神农氏时代(5000-4513年BC)。三皇的后裔,以皇父身份为氏,称皇氏。
2、出自子姓,以王父字为氏,为皇父氏所改。据《左传·类纂》载,皇氏出自子姓宋戴公之子充石,字皇父,其子孙以王父字为复姓皇父氏,后有的或去父字改为单姓皇氏,称皇姓。又据《姓考》载:“春秋时郑公族有皇氏。”
得姓始祖:燧人氏(天皇)、伏羲氏(地皇)、神农氏(人皇)。在中国的古籍上,把燧人、伏羲、神农称为“三皇”,故又称天皇氏、地皇氏、人皇氏;把太皞、炎帝、黄帝、少皞、颛顼称为“五帝”。其实 “三皇五帝”都是象征性的人物,是想象中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。关于“三皇五帝”的记载,虽然是一些美丽动人的神话,却能反映原始社会氏族和部落的历史。三皇的后裔,以皇父身份为氏,称皇氏。故皇氏后人奉伏羲、女娲、神农为皇姓的得姓始祖。
二、迁徙分布
(缺)皇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皇氏源出有二:其一,据《风俗通义》载:“三皇之后,因氏焉。”其二,据《左传类纂》云:“出自子姓宋戴公之子充石,字皇父,其子孙以王父字为皇父氏,或去父称皇氏。”又《姓考》载:“春秋时郑公族有皇氏。”
三、历史名人
皇氏历史名人,据《左传》载:春秋时郑国有大夫皇颉、皇辰。汉代有琅琊相皇运;南朝梁有皇犬子;宋代有皇汉杰……等皇姓历史名人。
皇 象:三国时吴国,江都人,字休明,幼聪颖,累官青州刺史。
皇 侃:一作皇偘(488-545),南朝梁吴人。皇象九世孙。少好学,师事贺汤,尽通业,尤明三经及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。为国子助教。后召入寿光殿说《礼记》义,武帝善之。加员外散骑郎。性孝,常驻日诵《孝经》20遍。丁母还乡。大同十一年卒于心脏病。著有《礼记皇氏义疏》、《论语集解义疏》、《孝经皇氏义疏》等。《南史》、《梁书》有传。
皇初平:又称黄初平,东晋金华丹溪(今金华兰溪)人,生于328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。自幼家贫,八岁牧羊。相传他十五岁那年,在外出牧羊途中被一位仙翁带至松山金华洞的石室中修炼,自此超凡脱俗,潜心修道,钻研丹药,四十年不食人间烟火,终于理悟修道玄机,修得法道。初平的哥哥初起为找弟弟,到处打听下落,后来遇一位道士,告诉他说:“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,不知是否初平。”初起就来到了金华山,在金华洞找到了容颜未改的初平。兄弟想见初起问及当年的羊群下落,初平在山上大叫“羊起”,满山白石应声而起,变成千万只羊,这就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黄大仙“叱石成羊”的故事。初起这才知道弟弟初平已得道成仙,于是要求跟着学道。从此他亦不食人间烟火,仅服食松籽、茯苓。久而久之,兄弟俩都成了神仙,称为二皇君(或二仙)。黄大仙擅长炼丹知医术,得道之后在民间惩恶劝善,有求必应,在黄大仙羽化之地——金华北山“洞天福地”双龙洞左侧建立起金华观。金华观辖朝真、冰壶、双龙三洞香火,曾盛极一时。
四、郡望堂号
1、郡望
京兆郡:即国都直辖区。汉武帝太初元年设置京兆,相当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阴县一带。
吴 郡:东汉永建四年(129年)分会稽郡置吴郡,治所在今浙江省吴县。会稽郡的辖境缩小到杭州湾南岸,治山阴(今浙江省绍兴)。长三角的大部分地方属新建的吴郡,治所还是在今浙江省吴县。
2、堂号(缺)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皇姓宗祠通用对联】
〖皇姓宗祠六言通用联〗
叱石有成羊术;
说礼加散骑名。
——佚名撰皇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西汉丹溪人皇初平,相传十五岁去放羊时,遇见一个道士,把他领进金华山一座石室中,住了四十多年,得道术。哥哥找到他,问羊在哪里,他叱石成羊,得数万头。下联典指南朝梁吴郡人皇侃,少年时好学,跟从会稽人贺场学习。初为国子助教,听讲者常有数百人,撰《礼记讲疏》上奏皇帝,得进秘阁,加员外散骑侍郎。著有《论语义》、《礼记义》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附录:【皇姓典故、趣事】
〖三皇五帝的传说〗
我国古代有把远古三个帝王和上古五个帝王合称为三皇五帝的传说,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,曾采用三皇之“皇”、五帝之“帝”构成“皇帝”的称号。那么,三皇五帝究竟是谁?说法颇多分歧。
据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说,天皇、地皇、泰皇为三皇,且认为泰皇最贵。那么,泰皇是谁?《太平御览》卷七十八引《春秋纬》提出天皇、地皇、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,似乎泰皇即人皇。《尚书大传》和《白虎通义》等,则又主张三皇应为燧人、伏羲、神农,而《运斗枢》、《元命苞》等纬书,除了认同伙羲、神农外,补上了创造人类的女娲。此外,《帝王世纪》以伏羲、神农、黄帝为三皇,《通鉴外纪》又以伏羲、神农、共工为三皇。由此看来,伏羲、神农占了三皇之两席,诸说基本一致,而第三位究竟是谁,分歧较大。
至于五位古帝,说法也各异。《世本》、《大戴记》、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列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唐尧、虞舜为五帝;而《礼记·月令》以太皞(伏羲)、炎帝(神农)、黄帝、少皞、颛顼为五帝;《尚书序》、《帝王世纪》则视少吴(皞)、颛顼、高辛(帝喾)、唐尧、虞舜为五帝。此外,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。东汉王逸注《楚辞·惜诵》中的“五帝”为五方神,即东方太皞、南方炎帝、西方少昊、北方颛顼、中央黄帝;而唐贾公彦疏《周礼·天官》“祀五帝”,为东方青帝灵威仰、南方赤帝赤熛怒、中央黄帝含枢纽、西方白帝白招拒、北方黑帝汁先纪。
三皇五帝究竟指谁?对于五帝,一般采取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的说法,至于三皇,则无从确定了。
三皇
盘古氏:传说盘古开天辟地,天地是由他用斧劈开形成,这一故事到了北魏,经郦道元传入北方。从此,盘古由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,而发展成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。
有巢氏: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。他是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。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。
女娲氏:女娲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《天问》:“女娲有体,孰制匠之?”意思是:女娲的身体,是谁造出来的。传说女娲炼七彩石补天,并造就了人类,是母系社会神话的反映。
燧人氏: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,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。
伏羲氏:伏羲氏又称包牺氏,他对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。“包牺氏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类万物之情。”陕西延川境内的黄河乾坤大转弯,相传就是伏羲静观天象,发明乾坤的地方。伏羲还创造了“结绳为网以渔”,造福于民。
神农氏:神农氏便是传说中的炎帝。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,又说他是农业之神,教民耕种,他还是医药之神,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,创医学。传说他死于试尝的毒草药。
五帝
黄帝: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。姓公孙,居轩辕之丘,故号轩辕氏。因养有猛兽熊,也称有熊氏。黄帝生性灵活,能说会道,道德情操高尚,被拥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。他联合炎帝,打败由蚩尤九黎族的入侵,代神农统一部落联盟,成为“黄帝”首领。相传黄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,如养蚕、舟车、文字、音律、算数、医学等。历史上的尧、舜、夏、商、周,都是黄帝的后裔,故称“轩辕后裔”和“炎黄子孙”。
颛顼:颛顼,姓姬,号高阳。黄帝之孙,昌意之子。二十岁时,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。即位后,进行政治改革,颛顼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。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,到颛顼时,仍信奉巫教,杂拜鬼神。颛顼禁绝巫教,强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,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。他在位78年,死时90多岁,颛顼子孙很多,屈原就是自称颛顼的后裔。
帝喾:帝喾,姓姬,号高辛,黄帝的曾孙。帝喾在位时人才济济,把天下治理得很好。帝喾在位70多年。
尧帝:尧帝,姓尹祁,号放勋。因封于唐,故称“唐尧”,由于他德高望重,人民倾心于帝尧。他严肃恭谨,光照四方,上下分明,能团结族人,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,和睦相处。尧为人简朴,吃粗米饭,喝野菜汤。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。尧到年老时,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,大家一致推荐了舜。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,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,最后才放心的禅让。
舜帝:舜帝,姓姚,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“重华”,好有虞氏,故称虞舜。舜之父瞽叟,其弟名象。由于四岳的推举,尧命他接替自己的首领职位,并把两个女儿给他作妻室。《尧典》所记舜的主要事迹有:命后稷按时播植百谷;挖沟开渠以利灌溉;疏通河道,治理洪水;公布五刑,除去四凶族。舜知人善任选用能人,如舜任命了许多官职:命禹作司空,主平水土;命弃作后稷,主管农业;命契作司徒,主管五教;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。舜为首领时,把各项工作都做的很好,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,所以舜成为中原最强大的盟主。正如《史记》所云:“天下明德,皆自虞帝始。”实际上,当舜之时,国家机器的雏形已经具备了。死后,禅位于禹。
三皇五帝传说的分歧,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产物,它曲折地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进步趋势。早在进入文明 时代之前 ,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,就形成了华夏族、苗族以及当时被华夏族称之为蛮、夷、戎、狄等许多兄弟民族。说华夏族为黄、炎之后,这实际上反映了华夏族是由以黄帝、炎帝为代表的两个有血缘亲属关系的氏族经过长期发展而成的。所谓帝,只不过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军事首长的称谓。
皇(Huáng)姓源出有二:
1、出自上古三皇之后,以祖上身份“皇”为氏。据《风俗通义》载:“三皇之后,因氏焉。”古代所指的“皇”,是神圣无比的统治者。所谓三皇,是指:天皇燧人氏时代(5万-1.5万-7724年BC),地皇伏羲氏时代(7724-5008年BC),人皇炎帝神农氏时代(5000-4513年BC)。三皇的后裔,以皇父身份为氏,称皇氏。
2、出自子姓,以王父字为氏,为皇父氏所改。据《左传·类纂》载,皇氏出自子姓宋戴公之子充石,字皇父,其子孙以王父字为复姓皇父氏,后有的或去父字改为单姓皇氏,称皇姓。又据《姓考》载:“春秋时郑公族有皇氏。”
得姓始祖:燧人氏(天皇)、伏羲氏(地皇)、神农氏(人皇)。在中国的古籍上,把燧人、伏羲、神农称为“三皇”,故又称天皇氏、地皇氏、人皇氏;把太皞、炎帝、黄帝、少皞、颛顼称为“五帝”。其实 “三皇五帝”都是象征性的人物,是想象中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。关于“三皇五帝”的记载,虽然是一些美丽动人的神话,却能反映原始社会氏族和部落的历史。三皇的后裔,以皇父身份为氏,称皇氏。故皇氏后人奉伏羲、女娲、神农为皇姓的得姓始祖。
二、迁徙分布
(缺)皇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皇氏源出有二:其一,据《风俗通义》载:“三皇之后,因氏焉。”其二,据《左传类纂》云:“出自子姓宋戴公之子充石,字皇父,其子孙以王父字为皇父氏,或去父称皇氏。”又《姓考》载:“春秋时郑公族有皇氏。”
三、历史名人
皇氏历史名人,据《左传》载:春秋时郑国有大夫皇颉、皇辰。汉代有琅琊相皇运;南朝梁有皇犬子;宋代有皇汉杰……等皇姓历史名人。
皇 象:三国时吴国,江都人,字休明,幼聪颖,累官青州刺史。
皇 侃:一作皇偘(488-545),南朝梁吴人。皇象九世孙。少好学,师事贺汤,尽通业,尤明三经及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。为国子助教。后召入寿光殿说《礼记》义,武帝善之。加员外散骑郎。性孝,常驻日诵《孝经》20遍。丁母还乡。大同十一年卒于心脏病。著有《礼记皇氏义疏》、《论语集解义疏》、《孝经皇氏义疏》等。《南史》、《梁书》有传。
皇初平:又称黄初平,东晋金华丹溪(今金华兰溪)人,生于328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。自幼家贫,八岁牧羊。相传他十五岁那年,在外出牧羊途中被一位仙翁带至松山金华洞的石室中修炼,自此超凡脱俗,潜心修道,钻研丹药,四十年不食人间烟火,终于理悟修道玄机,修得法道。初平的哥哥初起为找弟弟,到处打听下落,后来遇一位道士,告诉他说:“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,不知是否初平。”初起就来到了金华山,在金华洞找到了容颜未改的初平。兄弟想见初起问及当年的羊群下落,初平在山上大叫“羊起”,满山白石应声而起,变成千万只羊,这就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黄大仙“叱石成羊”的故事。初起这才知道弟弟初平已得道成仙,于是要求跟着学道。从此他亦不食人间烟火,仅服食松籽、茯苓。久而久之,兄弟俩都成了神仙,称为二皇君(或二仙)。黄大仙擅长炼丹知医术,得道之后在民间惩恶劝善,有求必应,在黄大仙羽化之地——金华北山“洞天福地”双龙洞左侧建立起金华观。金华观辖朝真、冰壶、双龙三洞香火,曾盛极一时。
四、郡望堂号
1、郡望
京兆郡:即国都直辖区。汉武帝太初元年设置京兆,相当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阴县一带。
吴 郡:东汉永建四年(129年)分会稽郡置吴郡,治所在今浙江省吴县。会稽郡的辖境缩小到杭州湾南岸,治山阴(今浙江省绍兴)。长三角的大部分地方属新建的吴郡,治所还是在今浙江省吴县。
2、堂号(缺)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皇姓宗祠通用对联】
〖皇姓宗祠六言通用联〗
叱石有成羊术;
说礼加散骑名。
——佚名撰皇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西汉丹溪人皇初平,相传十五岁去放羊时,遇见一个道士,把他领进金华山一座石室中,住了四十多年,得道术。哥哥找到他,问羊在哪里,他叱石成羊,得数万头。下联典指南朝梁吴郡人皇侃,少年时好学,跟从会稽人贺场学习。初为国子助教,听讲者常有数百人,撰《礼记讲疏》上奏皇帝,得进秘阁,加员外散骑侍郎。著有《论语义》、《礼记义》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附录:【皇姓典故、趣事】
〖三皇五帝的传说〗
我国古代有把远古三个帝王和上古五个帝王合称为三皇五帝的传说,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,曾采用三皇之“皇”、五帝之“帝”构成“皇帝”的称号。那么,三皇五帝究竟是谁?说法颇多分歧。
据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说,天皇、地皇、泰皇为三皇,且认为泰皇最贵。那么,泰皇是谁?《太平御览》卷七十八引《春秋纬》提出天皇、地皇、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,似乎泰皇即人皇。《尚书大传》和《白虎通义》等,则又主张三皇应为燧人、伏羲、神农,而《运斗枢》、《元命苞》等纬书,除了认同伙羲、神农外,补上了创造人类的女娲。此外,《帝王世纪》以伏羲、神农、黄帝为三皇,《通鉴外纪》又以伏羲、神农、共工为三皇。由此看来,伏羲、神农占了三皇之两席,诸说基本一致,而第三位究竟是谁,分歧较大。
至于五位古帝,说法也各异。《世本》、《大戴记》、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列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唐尧、虞舜为五帝;而《礼记·月令》以太皞(伏羲)、炎帝(神农)、黄帝、少皞、颛顼为五帝;《尚书序》、《帝王世纪》则视少吴(皞)、颛顼、高辛(帝喾)、唐尧、虞舜为五帝。此外,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。东汉王逸注《楚辞·惜诵》中的“五帝”为五方神,即东方太皞、南方炎帝、西方少昊、北方颛顼、中央黄帝;而唐贾公彦疏《周礼·天官》“祀五帝”,为东方青帝灵威仰、南方赤帝赤熛怒、中央黄帝含枢纽、西方白帝白招拒、北方黑帝汁先纪。
三皇五帝究竟指谁?对于五帝,一般采取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的说法,至于三皇,则无从确定了。
三皇
盘古氏:传说盘古开天辟地,天地是由他用斧劈开形成,这一故事到了北魏,经郦道元传入北方。从此,盘古由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,而发展成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。
有巢氏: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。他是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。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。
女娲氏:女娲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《天问》:“女娲有体,孰制匠之?”意思是:女娲的身体,是谁造出来的。传说女娲炼七彩石补天,并造就了人类,是母系社会神话的反映。
燧人氏: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,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。
伏羲氏:伏羲氏又称包牺氏,他对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。“包牺氏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类万物之情。”陕西延川境内的黄河乾坤大转弯,相传就是伏羲静观天象,发明乾坤的地方。伏羲还创造了“结绳为网以渔”,造福于民。
神农氏:神农氏便是传说中的炎帝。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,又说他是农业之神,教民耕种,他还是医药之神,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,创医学。传说他死于试尝的毒草药。
五帝
黄帝: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。姓公孙,居轩辕之丘,故号轩辕氏。因养有猛兽熊,也称有熊氏。黄帝生性灵活,能说会道,道德情操高尚,被拥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。他联合炎帝,打败由蚩尤九黎族的入侵,代神农统一部落联盟,成为“黄帝”首领。相传黄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,如养蚕、舟车、文字、音律、算数、医学等。历史上的尧、舜、夏、商、周,都是黄帝的后裔,故称“轩辕后裔”和“炎黄子孙”。
颛顼:颛顼,姓姬,号高阳。黄帝之孙,昌意之子。二十岁时,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。即位后,进行政治改革,颛顼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。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,到颛顼时,仍信奉巫教,杂拜鬼神。颛顼禁绝巫教,强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,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。他在位78年,死时90多岁,颛顼子孙很多,屈原就是自称颛顼的后裔。
帝喾:帝喾,姓姬,号高辛,黄帝的曾孙。帝喾在位时人才济济,把天下治理得很好。帝喾在位70多年。
尧帝:尧帝,姓尹祁,号放勋。因封于唐,故称“唐尧”,由于他德高望重,人民倾心于帝尧。他严肃恭谨,光照四方,上下分明,能团结族人,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,和睦相处。尧为人简朴,吃粗米饭,喝野菜汤。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。尧到年老时,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,大家一致推荐了舜。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,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,最后才放心的禅让。
舜帝:舜帝,姓姚,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“重华”,好有虞氏,故称虞舜。舜之父瞽叟,其弟名象。由于四岳的推举,尧命他接替自己的首领职位,并把两个女儿给他作妻室。《尧典》所记舜的主要事迹有:命后稷按时播植百谷;挖沟开渠以利灌溉;疏通河道,治理洪水;公布五刑,除去四凶族。舜知人善任选用能人,如舜任命了许多官职:命禹作司空,主平水土;命弃作后稷,主管农业;命契作司徒,主管五教;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。舜为首领时,把各项工作都做的很好,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,所以舜成为中原最强大的盟主。正如《史记》所云:“天下明德,皆自虞帝始。”实际上,当舜之时,国家机器的雏形已经具备了。死后,禅位于禹。
三皇五帝传说的分歧,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产物,它曲折地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进步趋势。早在进入文明 时代之前 ,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,就形成了华夏族、苗族以及当时被华夏族称之为蛮、夷、戎、狄等许多兄弟民族。说华夏族为黄、炎之后,这实际上反映了华夏族是由以黄帝、炎帝为代表的两个有血缘亲属关系的氏族经过长期发展而成的。所谓帝,只不过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军事首长的称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