翟的来源

新百家姓排名:120

一、姓氏源流
翟(Zhái,Dí)姓源出有五:
1、出自隗姓,以国名为氏。隗本来是周代中原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赤狄人的姓。春秋时,赤狄人活动于晋、卫、齐、鲁、宋等国之间,称为翟姓。公元前六世纪末,晋国大举进攻赤狄,灭掉翟国,翟人大多沦为晋国臣民,逐渐融合于晋人。翟人的后代就以原国名为姓,称翟姓。据《国语注》所载,新安翟姓,春秋时赤翟(即赤狄)之后,以种名为狄姓,后改为翟(Dí 音狄)姓。
2、出自祁姓,是黄帝轩辕氏的后代,以国名为氏。据《元和姓纂》及《通志·氏族略》所载,上古时候,北方有翟族(后称翟国)。翟国是远古时黄帝的后裔建立的。传到古代春秋时,翟国灭于晋国,后来晋国又灭于韩、赵、魏三国,到战国时,这三国又先后灭于秦国。在这长期战乱中,翟国人都以原国名为姓,逃奔迁居各地。由于各地方言不同,翟姓形成了两种读音,居于北方者读(Dí 音狄),迁居南方者读(Zhái 音宅)。
3、出自姬姓,以国名为氏。周成王封次子于翟(故城在今河省南洛阳),其后以国为氏。
4、出自张姓改翟而来。据《知足集斋集》所载,安徽泾县之翟姓,原姓张。
5、出自他族改姓而来:
① 白族以海螺为图腾的氏族,有的记音为翟姓。
② 今瑶、满、蒙古、回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得姓始祖:轩辕。上古时期黄帝轩辕氏(一作有熊氏)部落首领,后为炎黄部落联盟的组织者。其部落原定居西北高原,与炎帝同出少典氏。后分路东进,在坂泉(今河北涿鹿东南)一战,打败炎帝,遂合并为一。后又擒杀蚩尤,被推为炎黄部落联盟首领。其时发明创造甚多(如棺椁、宫室、舟车、蚕丝、医药、文字、历法、算数、音律等),故后人称赞他“能成命百物”,赋予帝王形象。翟国在春秋时世居北地,后灭于晋。子孙遂以国为氏,称翟姓,他们尊其先祖轩辕为得姓始祖。
二、迁徙分布
据《元和姓纂》所载,翟姓在春秋时世居北地(今陕西省耀县、富平一带),后灭于晋,秦时子孙分散到今山西境内和江南各地。根据史料所载,春秋时齐国有翟楼新,战国时魏国有翟横,应当说在秦代以前,翟姓人已分布于今河南、山东、山西一带。两汉时,见诸史册之翟姓甚多,如翟方进、翟宣、翟义父子三人为上蔡(今属河南省)人,廷尉翟公为下邽(今陕西省渭南)人,翟牧为沛(今属江苏省)人,京兆尹翟荫为南阳(今属河南省)人,东汉时翟西甫为广汉雒(今四川省广汉)人……。这就说明,在两汉之际,翟姓人已西入陕西,南入四川、江苏。魏晋南北朝时,定居于汝南、南阳之翟姓颇为兴盛,后经繁衍发展,最后形成了翟姓汝南郡望和南阳郡望。此际,繁衍于庐江寻阳(今湖北省黄梅)的翟汤家族颇为引人注目,其子翟庄、孙翟矫、曾孙翟法赐、玄孙翟光俱有名于当时,并名垂青史。隋唐之际,翟姓依旧兴盛于北方,尤其是河南一带的翟姓尤为兴盛。五代十国至两宋,翟姓见诸史册之名人甚多,通过他们的籍贯来分析,翟姓在北方的河南、山东依旧很是旺盛,并且今北京一带已有翟姓人定居。而南方的安徽、江苏等地的翟姓已经初具规模,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时的学者惠州归善(今广东省惠阳)人翟逢亨,表明此际已有翟姓定居我国南端的广东省。宋末元初,由于北方已由蒙古人统治,长江两岸兵火四起,相对稳定的河北、山东、山西等地之翟姓人繁衍的较为平稳,而皖、赣、苏、浙一带的翟姓人为避兵火,辗转于南方诸省,使两湖、两广等地都有了翟姓人。明初,山西翟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陕西、安徽等地。清乾隆年间,冀、鲁、豫三地之翟姓有闯关东迁居东三省者,并有沿海之翟姓渡海赴台,扬帆南洋等异国他乡。如今,翟姓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河北、山东多此姓,上述两省之翟姓约占全国汉族翟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八。翟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八位的姓氏,人口较多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五。
三、历史名人
翟 横:战国时魏国大臣。出身权贵之家,曾为魏国相,曾举荐吴起、乐羊、西门豹等人于魏文侯,皆受重用,并有功绩。魏襄王时,欲联合齐秦抗楚,而与楼鼻发生矛盾。曾欲杀张仪,因张仪施计而未遂。
翟 公:西汉时人。初为廷尉,宾客盈门;被贬后,门庭冷落;后复职,宾客又欲前往。翟公于是在大门张贴告示说:“一死一生,乃知交情。一贫一富,乃知交态。一贵一贱,交情乃见。”
翟 酺:广汉雒人,东汉官吏、学者。四世传《诗》,好《老子》,尤善图纬天文历算,试策第一。历官酒泉太守、京兆尹、将作大匠,曾上疏安帝任用外戚,击斩叛羌,威名大震。有《援神锡命解诂》。
翟 义:方进少子,西汉末期大臣。年二十任南阳都尉,后升任弘农河内东郡太守。王莽摄政后,举兵讨伐。后被击败,并夷灭三族。
翟 汤:寻阳人,晋代名士。笃行纯素,仁让廉洁。耕而后食,拒受馈赠。盗匪闻其名,皆不敢犯。
翟 让:东郡韦城(今河南省长垣)人,隋末农民起义军瓦岗军首领。因犯死罪,逃至瓦岗,聚众起义,是瓦岗军初期首领。李密投瓦岗军后,杀张须陀,克兴洛仓,开仓济饥,声势大振。翟让有意让贤,并推李密为魏公,自任司徒,封东郡公。不久被李密谋杀。
翟 銮:山东诸城人,明代大臣。弘治进士,历任编修、侍读学士、礼部右侍郎等职。后以吏部右侍郎入值文渊阁参予内阁事务。嘉靖二十一年,升为内阁首辅(即宰相),因魏忠贤排挤,不久致仕还乡。
翟 灏:浙江省仁和(今杭州)人,清代学者。乾隆年间进士,官金华、衢州府学教授。工诗,亦长于考证。有《湖山便览》、《四书考异》、《艮山杂志》等。
翟方进:汝南上蔡人,西汉大臣。家世微贱,后与继母赴长安拜师学习。历任朔方太守、丞相司直、御史大夫,于公元前十五年荣升丞相,封高陵侯。后因皇室内争,被迫自杀。
翟汝文:丹阳(今属江苏省)人,宋代官吏、书画家。进士出身,历任秘书郎、参知政事。风度翘楚,好古博雅,精于篆、籀。善画道释人物及山水。
翟院深:北海营丘(今山东省淄博)人,宋代画家。学李成,工画山水,摹效作画,几可乱真。
翟王宣:河南省洛阳人,明代大臣。天顺进士,任山西巡抚兼督雁门诸关时,使流亡者陆续回归,未走者生计有着,得百姓称道。官至南京刑部尚书。
翟凤翥:山西省闻喜人,清初大臣。顺治年间进士,以明习法律见称,累官至福建布政使。任职期间,治狱以宽厚为主,修葺学宫书院,戏课农桑。
翟云升:山东省东莱人,清代学者。道光进士。性嗜古、工诗,尤精隶书。有《隶篇》、《五经岁遍斋诗稿》、《说文辨异》等。
翟大坤:清代嘉兴人,与其子翟继昌皆为山水画家。其女翟曹娥为女书画家。
四、郡望堂号
1、郡望
翟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,形成如下郡望:
汝南郡:汉高帝置,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。
南阳郡:战国时秦国置郡。相当于现在河南省南阳市一带。
2、堂号
传诗堂、宠畏堂:“传诗堂”源自汉朝时翟辅,四世皆传授《诗经》,征拜教郎,迁侍中,策试第一,官拜尚书。安帝宠信外戚,翟辅极力上谏。宠臣虽然厌恶他,但又怕他,所以又叫“宠畏堂”。
忠孝堂:源自明万历年间,江南镇抚大将军翟国儒赴云南边疆平叛为国捐躯,祠堂被御赐“忠孝堂”。
此外,翟姓的主要堂号还有:“博古堂”、“南阳堂”、“语古堂”、“庆远堂”、“世佐堂”、“笃诚堂”等。
五、宗族特征
1、翟姓初读音作“狄”,后又转为“宅”音,其实二者为一姓,同出一源。
2、翟公与门可罗雀之典故令人慨叹。汉文帝时翟公任廷尉,宾客盈门,及罢官,客人稀少,门可罗雀(大门前面可以张网捕雀),后复廷尉,宾客欲往,翟公在门上写道:“一生一死,乃知交情;一贫一富,乃知交态;一贵一贱,交情乃见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翟姓宗祠通用对联】
〖翟姓宗祠四言通用联〗
鸿才足尚;
高行素传。
——佚名撰翟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汉·翟酺,四世传《诗》,好《老子》,尤善图纬、天文、历算,策试第一,拜尚书,后出为酒泉太守,击斩叛羌,威名大振。下联典指晋·翟汤,笃行纯素,仁让廉洁,永嘉末寇害相继,闻汤德名,皆不敢犯,乡人赖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〖翟姓宗祠六言通用联〗
封侯可证骨相;
署门以示交情。
——佚名撰翟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说西汉上蔡人翟方进,字子威,少年时成孤儿,在太守府中为小吏,汝南相卜者蔡父说他有“封侯骨”,当靠经术做大官。后到京城,随博士学习《春秋》十余年,以射策甲科为郎,又历官朔方刺史、京兆尹、丞相,封高陵侯。下联典指西汉下邦人翟公,文帝时宫廷尉,整日宾客盈门;罢官后,则门可罗雀;后再任廷尉,又有不少宾客要到他家里去。于是,他用大字署其门道:“一死一生,乃知交情;一贫一富,乃知交态;一贵一贱,交情乃见。”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中国人民解放军翟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】
翟毅东少将
翟毅东(1917-1974),原名翟明仁,山东省德平(今临邑)县人。1935年在北京大同中学高中部读书,参加了“一二·九”运动。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。1937年回家乡,参加国民党进步人士组织的抗日游击队,该游击队后缩编为国民党临沂专区独立营3连,任排长。1938年参加了汪洋策动的起义,被编入八路军山东纵队第4支队8团,任排长。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抗日战争时期,1938年10月,由于在军事指挥方面的突出才干,升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4支队特务团营长。1940年他率两个连固守阵地三个小时,打退日军进攻,掩护部队转移。同年任4旅10团参谋长,1944年任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,指挥两个营和游击队伏击伪军一个半团,将敌全歼,我军仅伤亡20余人。同年任鲁中军区10团副团长,指挥10团攻克日军3个据点,伪军4个据点。1945年任10团团长。
解放战争时期,任辽东军区东进支队支队长,1946年任辽宁军区第5军分区司令员,1948年任辽南军区独立事9副师长,东北野战军5纵13师副师长,第四野战军第42军124师副师长。进关途中,第124师主要领导因车祸受伤,他率领全师参加包围北平战斗,在丰台俘敌3000余人。北平解放后任124师师长,入川作战,因患癫痫病离职休养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1951年任第22步兵学校校长,第21步兵学校校长。1954年任解放军政治学院队列部部长,1958年任军事教授会主任。1960年入高等军事学院学习。1964年任长山要塞区司令员。1972年调国防科委帮助工作。
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,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。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、二级解放勋章。1974年8月12日因癫痫病逝世,终年仅57岁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中国人民解放军翟姓高级将领、革命英烈生平简介】
翟帮才烈士
翟帮才(1896-1932),湖北省枣阳县人。1928年3月参加革命。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鄂北总队分队长、第26师78团团长等职。1930年4月16日,参与组织了枣阳县“蔡阳铺暴动”。4月17日农民赤卫军在琚湾高桥铺整编为一个总队,任14大队队长。5月初率部队歼灭了何家王集的伪团防局和恶霸、富商等反动武装。凯旋归来时,又攻打了国民党第51师榴重营。5月底在黄龙珰的陶山庙,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9军26师,任78团团长。6月至9月接连攻打了板家店、长寿店、洋梓、方集、丰乐河、七方、官庄、李湖、邓庄等地的团防局和钟祥县的县警队。10月攻打了河南唐河县县城。1931年红军北上,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发动大举进攻。1932年春在宜城县黄集山下,部队遭到国民党302团的袭击,不幸牺牲,时年36岁。
翟家骏将军
翟家骏(1911.3-1983.6.18),河北省高阳县北尖窝村人。1927年10加入中国国民党。1930年10月经陆治国(中共保属特委负责人)、王履太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,不久转为中共党员。
大革命时期,1924年考入西陶口高小,不久因家庭困难而辍学。1927年考入安新县师范讲习所,后在本村做小学教员。
土地革命战争暑期,在高阳县北尖窝村小学任教员。1928年暑假,冯玉祥所属鹿钟麟部在安新县城建立了国民党县党部,得以初次接触到三民主义学说,遂于10月登记参加国民党。1929年夏考入河北大学附属中学,从此与国民党断绝了关系。在该校有机会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刊,接受了马克思主义,参加了赤色反帝大同盟组织。1930年10月受中共保属特委的指派,开始着手在安新、高阳从事党的创建工作,先后在高阳西部、北部和安新西部建立了党的组织,发展了一批党团骨干,并与保属特委负责人陆治国一起在容城县建立了党的组织。1931年夏任中共安新县特别支部负责人。1932年6月调任保属团特委委员,专职参与高(阳)、蠡(县)暴动的组织领导工作,7月初应邀出席高阳县委会议。高蠡暴动失败后,在保属特委的介绍下,秘密转移到北平团省委任支部巡视员。
抗日战争时期,1937年回到故乡,汇同刘亦瑜、陈乔等地下党的同志们一起参加了吕正操领导的抗日人民自卫军,任2团2营政治教导员。12月升任第4团政治部主任、党总支书记(当时团内无政委职)兼安国县抗日总动员委员会主任(即县总责任人,当时在冀中部队团职兼任县行政领导的只此一人)。1938年7、8月任冀中军区二分区第24大队大队长。1939年春任四分区17团政治委员。1943年3月调任泰运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兼地委委员。
解放战争时期,先后担任冀鲁豫军区卫生部政治委员、中国人民解放军冀中军区保卫部部长等职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先后任华北军区空军干部教导总队政治委员,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航校政治部主任、第十航校政治委员,解放军空军法院院长等职。1961年7月转业到南开大学,主管人事工作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受到冲击,下放农场劳动,后落实政策回南开大学工作。
1983年6月18日因病在天津市逝世,终年72岁。著有《回忆高蠡暴动》、《再述高蠡暴动》、《高安之地历史反面人物杨木森》、《痛定思痛回忆逢浩劫》、《刑事案件回忆选件》等十几万字的回忆录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中国共产党翟姓高级领导人、革命英烈生平简介】
翟启善烈士
翟启善(——-1931),安徽省六安县人。童年随父在家读儒书,后入独山第四高等小学校学习。1919年,考入六安第三农业职业学校。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
1919年“五·四”运动期间,任六安学生联合会首任会长。积极组织各校学生举行游行示威,开展反帝、反封建爱国斗争。1920年,和进步老师朱蕴山、桂月峰等在“三农”成立早期的中国革命小组,学习、研究马克思主义。1922年入上海大学学习。1924年受组织派遣赴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。结业后回家乡石婆店,开办青年书店,出售进步书刊。1930年皖西苏区形成,参加苏区文化教育事业,任皖西苏区革命文化课本主编,开始主编各种革命文化课本。1931年在苏区“肃反”运动中被错杀。
翟树功烈士
翟树功(1894-1932.10.19),湖北省高阳县人。自幼性情刚烈,疾恶如仇,练得一身好武术。1930年秋经翟家骏(见上第3楼《中国人民解放军翟姓高级将领、革命英烈生平简介·翟家骏将军》)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1931年“九·一八”事变后,在高北的西陶口高小任武术教员,并以此为掩护,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斗争。1932年夏中共高阳县委成立,任第一任县委书记。同年根据“北方会议”精神,河北省委决定首先发动保属地区高阳、蠡县农民游击战争。县委根据省委决定,于8月28日举行“高蠡暴动”。暴动失败后,受命临时主持特委工作。是年9月20日(农历八月二十日)不幸被捕。敌人施以重刑,皮鞭抽、跪铁链、竹签钉指头,灌辣椒水、坐老虎凳等无所不用其极。但他严守机密,宁死不屈。1932年10月19日(农历九月二十日)英勇就义,时年38岁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中华人民共和国翟姓高级领导人生平简介】
翟宗文副厅长
翟宗文(1900-1957.12.5),曾用名周新潮,安徽省巢县柘皋镇翟家桥村人。1918年在芜湖萃文中学就读。1922年在日本加入中国国民党。
民主革命时期,1919年“五·四”时期,积极参与组织学生运动,和刘希平、蒋光慈等站在运动前列,代表萃文中学参与芜湖学生联合会的筹备工作,被推为学生联合会副会长,带领学生游行示威,支持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,并率学生包围商会,迫使商会在“禁止日货进口”保证书上签字,把爱国运动不断推向高潮。1921年,安庆发生“六·二”惨案,芜湖学生立即声援,代表芜湖学生联合会亲至安庆,斗争取得胜利。从萃文毕业后,1922年东渡日本留学,攻读于明治大学法律科,期间加入中国国民党东京支部,任驻日总支部常务委员,信仰三民主义,鼓励华侨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,得到孙中山的赞扬,并与其合影留念。在日本留学期间,曾与西山会议派及国家主义派作坚决斗争。日本出兵山东,在东京参加抗日示威游行。1927年与日本进步妇女石锦昭子(见下附录介绍)结成伉俪。
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1929年秋从日本回国后,先后历任上海法政学院教授,交通部法规委员会委员,外交部编译和兼职律师,从事教学和律师工作。在进步人士周新民,朱子帆的影响下,倾向共产党。
抗日战争时期,1938年3月任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委员,省民政厅副厅长。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委员兼宣传部总干事,11月1 日在中共地下党支持下出任庐江县长,联络新四军四支队八团歼灭了反共的庐江县长李志强部,13日即被国民党撤职。1929年3月由于不满国民党的政治腐败,被开除出国民党。1941年后,先后执教于立煌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和霍邱省立第一师范。
解放战争时期,1946年6月转到芜湖中学、安徽学院执教兼执行律师。此时与中共地下党联系,鼓励进步青年投奔革命,掩护交通大学学生和外省青年渡江北上参加革命。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前夕,有人密报其私通共产党,国民党蓄谋杀害他,由于中共地下党的保护,未能得逞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历任安徽省芜湖市芜关中学校长,安徽大学教授,皖南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,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委员会委员,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土改委员会委员,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,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,安徽省民革安徽省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。
1957年12月5日逝世,终年57岁。
附录:翟宗文的日裔夫人石锦昭子
石锦昭子(1901-1985),女,原籍日本国,出生于日本枥木县一个农民家庭。中学毕业后,在东京明治大学医务处任护士。1927年同在日本留学的翟宗文结为伴侣。新中国成立后加入中国籍。
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1929年秋随丈夫翟宗文一起到上海,跟随翟宗文在上海、南京、芜湖等地参加进步活动。1937年“七·一七”事变前夕,日本军国主义当局发出通令:凡侨居中 国的日本人,一律限期回国,否则作为叛国论处。
抗日战争时期,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,石锦昭子毅然留在中国,并与翟宗文积极响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,到立煌县(今金寨县)参加安徽省抗日动员委员会筹建工作。1938年春,应朱蕴山等人邀请,随翟宗文到六安,在安徽省动委会妇工会进行抗日宣传工作,以实际行动反对日本侵略中国,在民众中特别引人注目,影响很大。同年10月,安徽省动委会在立煌县召开动委会周年庆祝大会,石锦昭子在大会上作了演讲。她以一个日本人的身份,从亲身的所见所闻,愤怒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“三光政策”的罪行,坚决支持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正义战争。她说:“日本军国主义者丧尽天良悍然侵略中国,对中国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,激起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强烈谴责。我现在郑重宣布,坚决站在中国人民这一边,与中国人民一道反对日本侵略者!”“中国必胜!日本军国主义者必败!”她的讲话给坚持抗战的大别山各界人士极大鼓舞,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。由于她家住得比较偏僻,自然成为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、青年知识分子的秘密集会与活动场所,石锦昭子主动为他们站岗、做好保卫工作。当时大别山的生活非常困难,就带着儿子在山上开荒种菜养鸡,除补贴家用外,还用来招待来她家开会的同志,资助一些进步青年奔赴延安。同时还发挥曾做过护士工作、懂得一些医疗技术的专长,配合国民党中的中共地下党员师哲(女)为抗日部队筹集药品,并经常为立煌的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治病。她以实际行动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,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。
解放战争时期,抗日战争胜利后,在芜湖支持和协助翟宗文开展地下革命活动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在安徽省合肥市工作。拥护中国共产党,拥护社会主义制度。1978年被选为安徽省政治协会议省委员会委员。是安徽省政治协商会议第四、五届委员会委员。1980年回日本探亲时,亲友劝她定居日本,她说:“我在中国有一个幸福家庭,现在不仅儿孙满堂,而且是四代同堂;我和中国共产党 有着深厚的感情,共产党对我在政治上尊重,生活上关心,我要把骨灰留在中国。”她在日本只住了4个月,提前2个月返回中国。时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、抗战初期曾在立煌与其共同战斗过的张劲夫派专车接她到家中做客。张劲夫称赞她说:“您不愧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战友。”
1985年4月因病在合肥逝世,享年84岁。
翟浩辉副部长
翟浩辉(1946.9-——),江苏省靖江市生祠镇人。1970年8月参加工作,197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华东水利学院水道及港口水工建筑专业毕业,大学文化,教授级高级工程师。
1970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水道及港口水工建筑专业。同年8月任江苏省大丰县水电局技术员;1973年12月至1984年3月先后任江苏省靖江县水利局技术员、助理工程师、副局长、局长;1984年4月任江苏省扬州市水利局副局长、中共扬州市水利局党组副书记、扬州市京杭运河续建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指挥;1988年3月任江苏省扬州市水利局局长、中共扬州市水利局党组书记;1990年12月任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、中共江苏省水利厅党组成员、淮河治理工程指挥部指挥;1995年4月后任江苏省水利厅厅长、中共江苏省水利厅党组书记。同年被聘为河海大学兼职教授、河海大学国际工商学院博士生导师。2000年1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副部长、中共水利部党组成员。是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。先后主持过10多项国家重点水利、交通工程的建设,在水利系统素有“专家型的领导干部,领导干部中的水利专家”的美誉。著有《工程项目管理新问题研究》一书。